「道路交通事故初步分析研判表」是什麼?

「道路交通事故初步分析研判表」是什麼?

桃園岳先生 LINE線上諮詢:
我在上班途中發生車禍,現場處理的警員告訴我事後可以申請初判表?請問這份初判表到底是什麼文件?裡面記載了哪些資料?

根據道路交通事故處理辦法第10條的規定,警察機關在處理道路交通事故時,必須對事故進行實地調查和蒐集證據,並在查問當事人後,針對事故的六大重點事項進行分析研判,最終製作出所謂的「道路交通事故初步分析研判表」。這份文件主要目的是提供當事人、保險公司及法院參考,幫助釐清初步的肇事責任,雖然不具有法律約束力,但在處理交通事故相關的賠償及責任歸屬時,具備相當的重要性。

「道路交通事故初步分析研判表」(簡稱初判表)是一份由警察機關製作的書面報告,用來記錄交通事故的初步研判結果。該表格是根據現場調查及當事人、證人的陳述,對可能的肇事原因進行初步判斷,並列出相關事實。

警察在製作初判表前,會針對下列六大事項進行詳細調查與蒐證:

  1. 肇事時間:即事故發生的具體時間,包含年、月、日及時分。
  2. 肇事地點:事故發生的精確位置,需記錄包括道路名稱、路段及相對位置。
  3. 各當事人資料:包括各方當事人的姓名、車輛種類、車牌號碼、駕駛人姓名等基本資料。
  4. 各當事人初步分析研判可能的肇事原因:這部分是警察根據現場證據與當事人說明,做出的初步肇事原因判斷,通常包括是否有違反交通法規的情況。
  5. 承辦警員、核發單位、製作日期:包括執行該調查的警員姓名、所屬單位及這份初判表的製作日期。
  6. 附註:補充其他相關訊息,如天氣情況、路況及其他可能影響判斷的因素。

初判表的內容以簡明扼要為原則,通常包括以下幾個重要部分:

這部分記載事故發生的確切時間和地點,幫助釐清事故背景及周邊環境。

初判表會詳細列出各方當事人的身份資訊,包含駕駛人及車輛的資料,以利後續追蹤與聯繫。

這是初判表的核心內容,警察會根據現場目擊狀況、車輛損壞程度及當事人說明,初步判斷肇事的可能原因。例如,是否有違規行為如闖紅燈、超速等。

初判表會標明承辦警員的姓名、核發單位及製作日期,以確保文件的時效性與合法性。

這部分通常是補充資訊,如事故當天的天氣、路面情況或其他影響事故發生的重要因素。

交通事故初步分析研判表-申辦流程圖

需要特別強調的是,初判表中記載的肇事原因僅為警察機關的初步意見,並不具有法律約束力。此報告通常提供給當事人、保險公司及法院作為參考,但並不代表最終的責任歸屬。在後續調解或訴訟過程中,該表格可能被引用作為參考依據,但雙方當事人若對肇事原因有爭議,仍可以進一步申請專業鑑定。

車禍初判表≠最終結果,你該知道的法律知識

如果當事人對初判表中記載的肇事原因有異議,可以向事故發生地的車輛行車事故鑑定委員會申請鑑定。該委員會會依據更全面的調查結果、證據及技術分析,提出更具專業性的肇事責任判定意見。

當事人若對初判表內容存有疑慮,可依以下流程申請鑑定:

當事人需向所在地的車輛行車事故鑑定委員會提出書面申請,並提供相關證據如現場照片、影片及目擊者證詞等。

鑑定委員會會指派專業人士進行現場勘察,並進行技術分析,如車輛行駛軌跡、撞擊點位等。

最終,鑑定委員會會出具正式的鑑定報告,這份報告相較初判表具備更高的法律效力,常被作為法庭審理時的關鍵證據。

雖然初判表不具有法律約束力,但因其是第一時間依據現場狀況製作的文件,故其內容往往能夠反映事故發生的初步事實。當事人在後續的賠償談判、法律訴訟中,通常會引用初判表的內容作為基礎,尤其是在對方無法提供更具說服力的證據時,初判表的記載便可能成為重要依據。

在面臨交通事故時,除了了解初判表的內容外,尋求專業的法律諮詢也是不可或缺的一環。交通事故的責任認定、賠償計算、調解協商等,都涉及複雜的法律問題,僅憑一份初判表難以完全掌握全貌。因此,透過律師的協助,不僅能夠更清楚了解初判表的意涵,還可以在後續法律程序中做出有利的選擇。

立即諮詢,專業律師為您把關!

「道路交通事故初步分析研判表」是處理交通事故過程中不可或缺的文件之一,雖然其並不具法律約束力,但其內容往往對後續的賠償協商、法律訴訟有重要影響。因此,在收到初判表後,建議當事人應該詳細審閱,並與律師或專業法律顧問進行討論,確保自己的權益能夠獲得妥善保障。

若您在交通事故處理過程中遇到任何疑難或不確定的問題,歡迎隨時利用我們的線上法律諮詢服務,我們將有專業法律人員為您提供即時的協助與解答。


常見的法律諮詢問題及解答

初判表出來後是否可以直接拿來向對方索賠?

初判表雖然是警察在現場初步判斷肇事責任的依據,但並不能直接拿來作為向對方索賠的絕對依據。這是因為:
初判表的法律效力:
初判表僅是警察的初步判斷,並非法院的判決,其法律效力有限。
肇事責任的複雜性:
車禍肇事責任的認定往往涉及多種因素,如現場證據、雙方說法、交通規則等,初判表可能無法全面反映所有情況。
保險公司的理賠:
即使初判表顯示對方全責,保險公司在理賠時也可能根據其內部理賠標準進行審核。

如果對方不承認初判表上的肇事原因怎麼辦?

若想更進一步保障自己的權益,建議您:
申請車禍鑑定:
若對初判結果有疑慮,可申請車禍鑑定,由專業人員進行更詳細的鑑定,以釐清肇事責任。
委託律師:
委託律師協助處理相關事宜,例如:陪同您與對方協商賠償、協助您向保險公司提出理賠申請、代表您向法院提起訴訟。

初判表是否能用來作為保險理賠的依據?

保險公司在理賠時,除了參考初判表外,還可能會考慮以下因素:
雙方當事人提供的證據: 如行車記錄器畫面、目擊證人證詞等。
車輛損壞情況: 透過車輛損壞情況,可以推斷事故發生的過程。
相關法規: 依據相關交通法規,判斷雙方的責任歸屬。
鑑定報告: 若有必要,保險公司可能會要求進行車禍鑑定,以取得更詳細的證據。

總結來說,初判表雖然可以提供保險公司一個初步的參考依據,但並不能決定最終的理賠結果。保險公司仍會根據自身的理賠標準,結合其他相關證據,來判斷理賠金額及責任歸屬。


車禍最新文章

分享這篇文章,讓更多人知道如何保護自己的權益!